|
学生陷入“被待业”怪圈,夜校深造二学历成为新热点——杭州夜大报名时间:2013-10-30 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兴起,高校不断扩建和扩招,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,造成了大批高校人才“过剩”的局面。甚至有统计显示,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,有近60万人处于待业状态。大学生毕业即意味着失业,毕业后找不到符合自己要求和专业对口的工作,致使一部分大学生陷入“被待业”的怪圈。 毋庸置疑,这批数量庞大的“待业军团”亟需扩增就业渠道,显然国家政策鼓励的自主创业,以及国考和考研都无法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困境。职业培训是提高就业能力的主要途径,是促进和稳定就业的有效措施。相比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经历去缓解就业难题的传统招数,职业培训以其“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”的优势成为了缓解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难题的重要渠道。 部分社会需求饱和 天之骄子“结构性”失业 几年前,在人才市场热门专业的驱动下,许多高校盲目争开热门专业,造成部分学科专业规模猛增,使得这些学科发展过快,远远超出了人才市场的吸纳能力。而相对冷门一些的专业却被忽视和搁置,出现了专业人才分配不均的情况。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多样性的发展,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,与一些“挤破头”的工作岗位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企业需求的另外一些岗位如信息技术、软件设计等人才的奇缺。这些因素造成了大学生“结构性”失业。 大规模的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从“精英”教育迅速地进入了“大众化”教育阶段。显然,大众化教育的结果就是社会上已经不再把大学生当作“精英”,而是在人才培养、专业设置、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的“生产线上”生产出来的普通劳动力。 确实,目前的高等教育存在专业和课程设置趋同的情况。课程内容和设置僵化,与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相比,高等院校输送的毕业生存在相当程度的同质性,同样的知识结构,甚至同样缺乏动手实践能力。众多“千人一面”的大学生蜂拥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,部分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早已饱和,但高校依然年年扩招。 当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急需复合型人才,高校教育培养的纯理论型人才早已被时代的浪潮淹没,企业急需专业知识扎实、实际操作能力强、领悟性高,具有团队合作精神,并能迅速进入工作角色的人才。在北大青鸟APTECH CEO初育国看来,大学毕业生都是高素质人才,他们欠缺的只是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。如果能在高校教育和就业之间找到“缓冲带”,将过剩专业的人才过渡到急需专业人才的工作岗位,那么大学生理想就业不是问题。 夜校二学历成就业“缓冲带” 错位选择缓解供需矛盾 |